《人生》读后感

时间:2023-08-24 11:47:00
《人生》读后感

《人生》读后感

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,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,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人生》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人生》读后感1

《一只巴掌拍响人生》主要讲了一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小女孩,她左腿瘫痪,卧病在床,性格忧郁自卑,她唯一的朋友就是邻床上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。一天,老人用一只巴掌拍自己的胸膛作为他的掌声,为孩子们鼓掌,并告诉女孩:“只要努力,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。你一样能站起来的!”小女孩受到很大的启发,重新燃起了心中的希望。她从此主动配合医生治疗,抛开轮椅尝试着走路。虽然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,但她一直坚持着,坚持着。终于,在她20岁的时候,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。她就是威尔玛·鲁道夫。

记得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:“吾志所向,一往无前,愈挫愈奋,再接再厉。”先驱的话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学习,努力奋斗,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。所以,只要我们有日标,有战胜困难的勇气,有朝着日标顽强努力的决心,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拦我们走向成功。

《人生》读后感2

人生,是不可预测的。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是一条直线,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延伸。没有“曲”的积累,“直”永远是危险的。

生活没有永恒的痛苦,也没有永恒的幸福。生活就象流水一般,有时是那么平展和缓和,有时又是那么曲折和汹涌。

路遥在《人生》中,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,再回 ……此处隐藏4931个字……自己订立目标,更能让目标真正实现?什么信念能让自己过着真正有意义的人生?

4.写下必须改变现状的原因,自己为什么有能力改变。

相信您必定经历过更艰难的困境,如果没有,现在便可亲身体验。

1.我并不满意的部分生活为:

2.改善生活状况必须持续坚信的原则:

3.什么样的信念不但能协助自己订立目标,更能让目标真正实现:

4.写下必须改变现状的原因,以及为什么有能力改变:

“人们往往不是懒惰,他们心中也有重大的目标——无法激励自己的目标”——安东尼.罗宾斯

《人生》读后感15

不同的选择,就此有了别样的人生。

我们各自的人生中,无一例外,要时时做出人生选择,太多的抉择。而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,都会伴随着舍与得,失去与得到。重要的是我们在给出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时,是不是没有丢掉自己的本心、自己最初的梦想,使身随心动。

读完《人生》,走近高加林,我不想从人物形象的表层系统上探讨才子高加林的悲剧性,也无意对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样的深刻剖析。不要说当时社会因素的纷杂,使他失去本我,没了自我。失去本心,纵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机遇,也无法实现超我的境界。

自始至终,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,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因此错过了太多,空留太多悔恨而终。由此,他的人生得以与茶具为伴,不乏“悲剧”。

起初,我与同上帝一般、众多读者一样偏爱着高加林,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。而我却在读完此书之后要说,才子固然讨人喜欢,讨我喜欢,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为重要,更为致命呢?而名利地位权利金钱面前,是不是能把握住爱他的人,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?这些问题显得又格外重要。

《《人生》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